久祎

最有魅力的不过人的个性。

主号史圈,龟速更新。
子博楼诚。
“只要能相聚,自然哪里都好。”

大型历史纪录片——走近荀攸

题目扯淡,内容更扯淡。就是我对公达的一些性格随想吧,勉勉强强算个安利文。


攸,行水也。

笔画简洁流畅,阴平声,舒缓平和。就像他后半生的岁月,低调,沉稳,寡言。就这样,直到被历史的黄沙埋没。

提到荀攸,总不免俗会提到他的小叔荀彧。若荀彧是光,荀攸便是影;后世的他们总是如光影般不可分割。只是,影永远都是光的陪衬罢了:荀令君名重天下,可后世往往不知还有另一个荀令君——

荀攸,字公达。他是大汉的中军师,曹操的谋主,魏国的尚书令;心沉似海,算无遗策。

当然,之所以他会成为我的本命,并不全是因为这些。

我总是愿意在讲荀攸时反复提及他的童年。幼时失祜,聪慧过人。七八岁时叔父荀衢醉酒,失手伤到了他的耳朵,可他不哭不闹,甚至为了不让叔父担心,故意不让荀衢看见自己的耳朵受伤了;十三岁时祖父荀昙去世,旧日的下属张权突然赶回来要给荀昙守墓,然而荀攸的眼光何其之毒,竟猜出此人必定是在外惹了事端。荀衢一查之下,张权竟然真是个杀人凶犯。

颍川的天,究竟是什么样呢?我不知道,但我总禁不住会去试图想象少年时代的荀攸:他还未曾及冠,个子还没有长起来,也许脸庞仍旧是圆润的,可眼睛里却是与年龄不符的成熟、坚韧和执着。风从广袤的中原大地吹来,吹乱了鬓角发丝,轻轻拂过那留疤的耳朵。

他睁开了眼。他将要长成大人了。他已经读过了许多书,懂得许多世间的道理,他的祖父或许还和他讲过汉臣所坚守的信念。很快,京城翻起了腥风血雨,何进掌权的时候,下令征召天下名士,有资格赴京的只有二十余人,那本花名册中就有荀攸的名字。我们可以由此推测出,尽管史书没有记载这个过程,但荀攸当时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后生小子,成长为一位海内知名的名士了。那是中平六年,荀攸三十二岁,刚过而立,未到不惑。他的头脑清醒成熟,可他的心仍旧是火热的——这是一个人最好的年纪。他接到诏书,赶赴洛阳,官衔是黄门侍郎,是皇帝近侍之臣,不仅能自由出入禁中,还能接触到众多朝廷机要。

他的仕途刚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,可国难已经临头。

四十岁之前的荀攸,所做过的他一生中最冒险的决定,就是刺杀董卓。他一介书生,如何敢这么做?也许是因为董卓暴虐无常,杀人如切菜,对士人的迫害做到了极致,逼得他不得不作出反抗,即便结果会是粉身碎骨,万劫不复,董卓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掐断他的脖子——但荀攸是乐观的,事实上这种乐观一直持续到了他被董卓抓进监狱然后放出来。他秘密召集了一些人,语句精炼地对他们痛陈了董卓的凶恶,然后说出了自己胸中的宏图:杀了董卓,向百姓们谢罪,然后占据肴关、函谷关,辅助陛下推行和实施政令,借此来号令天下。

不久的将来,荀彧向曹操进言的政治策略,在这时就已经成为了荀攸的理想。可关键在于,曹操是握兵的军阀,他荀攸不过是个名士,还本该是一个忠心耿耿的汉臣,竟然也敢有这么大胆的假设、超越时代的思想。这时的荀攸血气方刚,有勇有谋,理想是做成齐桓晋文。

“我不辅佐桓文,我自己就是桓文。”他把目光投到了天下。

很遗憾,目标并没有达成:有人泄露了他们的白日梦。于是董卓的手下粗暴地踏碎了门槛,把他和他的同伙统统揪着领子拎起来,绑起手脚,毫不留情地丢进了监狱。

在王朝的末尾,朝纲崩坏,秩序混乱,想必监狱里大概不会有多么公正。比如他的同伙何颙,也许是在受尽屈辱之后,才终于在忧虑中自杀了。但史书中记载的荀攸“言语饮食自若”,完全没有时刻都有可能面临死神的恐惧。他是那么的通达、乐观:人生来就是要死的,干嘛不好好地面对呢?

毕竟,董卓在抓人时并没有确凿的证据,只是把他丢进了监狱去审,他咬紧牙关死不招认,做出一副风淡云轻的样子,好像心里真的没鬼一样,这样至少也能拖个十天八天的。可董卓杀人,不过是随便揪一个小错,甚至是编织罪名,他真的不怕董卓会杀他吗?我想那是不可能的。但他依然不断地在心底暗示自己:“言语自若,饮食自若……我为什么这么做?因为我什么都没干,真的,是我得罪了别人被陷害了,或者你们听错了。而且董卓也活不了多久了……”他说什么也都要把自己骗过去,因为但凡有希望,他就永远乐观,永远心存侥幸。

董卓真的死了,他真的被放出来了。死里逃生的荀攸不愿意呆在长安城里,也不愿意呆在长安城旁边,他选择了去地方,做蜀郡太守。

蜀郡。看到这个地名,你想到了什么?我想到了他当初说的:“然后据肴、函,辅王命,以号令天下,此桓文之举也。”他是逃出生天了,可他没有从此罢手,暗自庆幸自己能捡回一条命来,他居然还不死心,还想着做桓文,成就一番霸业,简直是……

太可爱了!【。你等等

上天一定是嫉妒公达太可爱了,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”,所以荀攸怀着一腔热血一路奔到荆州,却发现去蜀郡的路被堵了,完全过不去。好的,我们的小可爱很乐观,不生气,我都死里逃生了为什么还要生气?荆州是个好地方,位居中原富庶之地,交通也发达,而且少经烽火,歌舞升平,比起遥远的长安、洛阳和谐多了。所以荀攸既来之则安之,在荆州赖着就不走了,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修养、反省的时间。

私以为,刺董是荀攸人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。刺董之前的荀攸聪明而且执着,有血性,有理想,甚至有野心,并敢于去为之拼命,是一个积极向上,急于建功立业的生活态度。在经历致命打击之后,他安静下来了,在荆州的日子里,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活动迹象,我想多半是因为他什么都没做。可他一定在心里做了最深刻的反省,也许在深夜,也许在清晨,他呆在宅子里,或者随便什么地方,细细咀嚼他之前的经验教训,制定新的目标。他仿佛又回到了原点,虽然他现在什么都没做成功,但失败的经历使他成长。他开始韬光养晦,静待时机。不过这并不等于他的心冷下来了,他仍是激进的,只不过换了另一种方式去表达。就在这时,许都来了一封邀请函。

曹操亲自写信,足见他对荀攸的重视。而且信中语言亲切,甚至略带调侃,不像是只闻其名,不见其人的样子。也许他们当年在何进府中曾经见过?姑且一猜。

这封信改变了荀攸的一生。他低下头,甘心俯首在曹操的麾下。

之后就是不断的南征北伐,我就不做详细的战术分析了。我们只需要知道,在一次又一次的奇策中,他奠定了自己作为曹魏谋主的身份。曹操从来不吝啬对荀攸的赞赏,他简直是曹操对所有谋士评价中最完美的一个人:

“公达外愚内智,外怯内勇,外弱内强,不伐善,无施劳,智可及,愚不可及,虽颜子、宁武不能过也。”

“公达,非常人也,吾得与之计事,天下当何忧哉!”

“军师荀攸,自初佐臣,无征不从,前后克敌,皆攸之谋也。”

“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,无毫毛可非者。”

“荀公达真贤人也,所谓‘温良恭俭让以得之’。孔子称‘晏平仲善与人交,久而敬之’,公达即其人也。”

“荀令君之进善,不进不休,荀军师之去恶,不去不止。”

……

纵观所有对荀攸的评价和荀攸的后半生,不难勾勒出这样一个形象: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战术大师,不但智计百出,而且算无遗策。他不张扬,德才并重,为人低调平和,神秘莫测,却从来令人无错可挑,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坚实伙伴。简直Perfect。

从现在往回看,四十岁之前的荀攸,你还记得他是什么样子的吗?

是的,正是年轻时的种种变故,将中年的荀攸打磨了一块完美的玉石。可也正是因为他坚定的信念、乐观的态度,才让他不曾被失败所击退,而是去接纳它们,变成宝贵的经验。

公达在后世因为太过低调而默默无闻,他就像是一个谜团一样看不透。十二奇策没有流传下来,究竟是因为钟繇真没有写完,还是被阴谋家压了下去?又或者,他根本没有写过什么所谓的十二奇策?所有的一切,我们都不知道。

“攸姑子辛韬曾问攸说太祖取冀州时事。攸曰:‘佐治为袁谭乞降,王师自往平之,吾何知焉?’自是韬及内外莫敢复问军国事也。”辛韬尚且如此,我们更是无计可施。

这就是历史。

不过我想,这正是公达想要的。

在我的心里,公达是我的最理想化的样子,大言不惭的话,又与我有些许共鸣之处。我最喜欢他性格的地方,不过就是那份低调而已。但这种低调并不是因为自卑,而是对一切都风淡云轻的自信。他不去张扬,不被人所影响,在世事间游走自如,如流动的颍河一般,沉默,宽容。他执着而不偏执,安安静静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,让自己做到值得、问心无愧,这便够了。我相信他想得通透:自己不需要被历史铭记。

他也锋利,可他把这份锋利掌握得很好,非常妥帖的埋藏在了沉默深处。然而我也爱极了他年轻时不曾藏起的那份锋利。他那时自大到发狂,理想像火一样在心头燃烧,却在面临致命失败时赌了泰然乐观的态度——上苍垂怜,最后真的幸运的赌赢了。

这就是我爱的荀攸,“智可及,愚不可及”的荀攸。

评论(20)

热度(645)

  1. 共4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久祎 | Powered by LOFTER